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作字行文贵在不逾矩
最新公告

    本院以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”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正式启动。

作字行文贵在不逾矩

发布时间:2015-03-31 16:10:14

□ 汪碧刚


4月22日是我四十岁的生日,孔子说:“四十而不惑”,意思是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、疑惑的了,我想也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暗示吧,这也使得我不能不认真面对自己。人生过半,读书工作,尚无所成,倒也安稳,藏书数万,下笔无神,惭愧之至,惶恐不安。

孔圣人之言,醍醐灌顶也。他在《论语?为政》中如是说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我想,我今年四十岁,要到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
不逾矩,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,尤其是书法家,书法是书中有“法”,是法度,是规矩。作字行文,只有不逾矩,才能寻得正确路径,这一点在我即将要进行的几项课题研究中一以贯之。

说到学习,我最近拜读了85岁高龄的哲学大家陈先达先生的新著《散步·路上——我与学生聊哲学》,实乃佳作,爱不释手。思想愈是深刻,表达方式愈是从容淡定。作为一种哲学之“聊”,更是呈现散淡的姿态和语气。哲学缘于怀疑,也缘于对话,它是书斋中的沉思冥想,也是社会生活的经验体悟。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,孔子与弟子的问答,都是哲学史上的经典画面。人性、世界、命运、社会、历史、文化、认识、学术、思维、哲学,每个大词下,又是一连串的大词或小词,日常用语或学术概念。纵横捭阖,无所不谈,人情、性情,游泳、风雨,命运、风水,考古、话语权,数据、思潮,界限、条件,多难兴邦、古今之辨等。大话题下做小文章,小话题则从小见大,不是掉书袋,也不是玩弄概念,而是文本、历史、思想、生活浑然天成,韵味横溢。

91岁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走了,但是他留给我们太多的启示。他以自己的睿智和前瞻性的视野、无比的毅力、强大的领导能力及爱护人民的心,带领新加坡由一个贸易港,发展为一个令新加坡人民富足和自豪的国家,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独特的作用。这是一个时代的巨人。李光耀的严厉治国是有其思想根源的。他是一位华人,他懂得儒家的有序规则和道德要求,推行依法治国。李光耀的政治哲学是成功的,他的简体字中文政策是有眼光的。我想,“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”, 李光耀先生是懂得的。

到了四十岁,我给自己一个思考的习惯,当然前提是不断学习和有所提高,希望大家都来帮助我成长!